条文:努肉攀睛大眦起,初侵风轮久掩瞳,或痒或疼渐积厚,赤烂多年肺热壅。[2]如欲出针,须待针下气缓,不沉不紧,觉轻功滑快, 方以右指捻住针尾,以左手大指按其针穴,及穴外之皮, 令针穴门户不开,神气内存,然后拔针,庶不至于出血。
如发际不明,则取眉心直上,后至大杼骨,折作一尺八寸,此为直寸。其络循阴器,合篡间,绕篡后,别绕臀,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,合少阴上股内后廉,贯脊,属肾,与太阳起于目内眦,上额,交颠上,入络脑,还出别下项,循肩髆,内侠脊,抵腰中,入循膂,络肾。
脓熟溃黄白脓为顺,出黑汁者险。条文:瞳神缩小如针簪,劳伤精血损肾肝,视不甚昏微隐涩,清肾抑阳黄柏连, 草决芩归生地芍,独活知母枸杞寒。
芦荟一两 细辛半两 甘草五钱 牛胆半两 羚羊角一两 柏子仁一两 右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桐子大,空心茶清送下三钱。【注】[1]努肉攀睛之证,起于大眦,初则渐浸风轮,久则掩过瞳人,或痒或痛 [2]此证多因赤烂年久,或肺经风热壅盛所致。
火邪内郁,表虚之人,感受风邪,袭入皮肤,风遇火化作痒,致起疮形如粟粒,其色红,搔之愈痒,久而不瘥,亦能消耗血液,肤如蛇皮。[1]经之四曰:锋针者,取法于絮针,刃三隅,长一寸六分, 其上去八分,下留八分。
五味子半两 人参二两 茯苓一两 细辛半两 山药一两 车前子 防风 右为细末,炼蜜丸,桐子大,空心茶清送下三钱。 飞扬附阳达昆仑,仆参申脉过金门,京骨束骨近通谷,小趾外侧寻至阴。